蜂研动态
 
 
 

全国热线咨询电话:400--028--3088
联系人:陈小姐:18280321728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万安路西段360号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蜂研动态 >> 蜂业科技

怎么辨别新王好坏,这几个现象要注意,别随意淘汰新王!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8日  浏览次数:1236

一个好的蜂王对于蜂群来说是重中之重,这个基本常识是每个养蜂人都知道的。但就辨别蜂王好坏而言,却不是每个养蜂人都已经掌握了的。对于产卵已经多时的蜂王而言,只要符合外观无残疾、日产卵量大、产卵圈大而整齐、无雄蜂卵间插等条件的都可以认为是优良蜂王,否则就是劣质蜂王。

但在与一些蜂友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初学养蜂的蜂友蜜蜂生物学知识储备较为不足,在对刚产卵的新蜂王的优劣程度进行辨别时,经常被一些现象所误导而错误地判断新王的好坏,使很多原本很优良的蜂王成了蜂友们的“手下冤魂”。今天笔者就结合这些现象谈一谈辨别新王好坏的一些问题,以飨读者!

第一种现象是:在处女王完成交尾开始产卵并封盖后,会发现有一些蜂群的子脾出房后会有一定量的雄蜂出现,有的甚至还有雄蜂卵。

出现这种现象,许多蜂友就会判断此蜂王是交尾不良、受精不足,于是立马杀死此群新产卵的蜂王,再重新育王或者介王。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排除极个别处女王确实会因为天气等影响导致受精不足等。但若在天气良好、雄蜂资源充足时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些雄蜂卵很有可能并不是蜂王所产,而是部分卵巢发育的老龄工蜂所产。

既然如此,又该如何准确判断是蜂王还是工蜂所产呢?笔者发现新蜂王确实比不上老蜂王产卵整齐,但比起工蜂产卵还是要规范得多。如果在巢脾上明显见到有两种形式不同的卵:一是东倒西歪,二是较为整齐,那么就可以很好地说明群内是有老龄工蜂产卵的。除此之外,慢慢提脾查看时一般可以见到有少数工蜂向巢房伸尾产卵的现象。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处女王所在的群势过于强大,老龄工蜂偏多和蜂巢内温度过高,或由于气温长期寒冷、阴雨耽误了处女王交尾时日过久,以及当时蜜源条件良好,储备的蜜和花粉充足,或蜂巢受阳光直射,过于闷热。以上多种原因都会诱发巢内部分老龄工蜂卵巢发育,开始产卵。

工蜂一旦开始产卵,就有可能导致处女王都不受待见,严重的甚至会遭到工蜂围杀;即使交尾回巢后也有可能会因为得不到工蜂的照料而延迟产卵,从而导致养蜂人的误判进而冤死。

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及时组建交尾群让新王交尾,而且交尾群应保证有大量幼蜂,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处女王因为天气原因过久无法交尾时出现老龄工蜂产卵的现象;而且若是在交尾群介入王台培育新王时,要诱入成熟封盖王台;同时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情况,以免影响蜂王交尾。

看到这里,相信读者已经知道了这种蜂群中的新产王是正常可用的。在第一批雄蜂卵出房后,大部分产卵工蜂已经死亡,处女王会控制蜂群,抑制其他少量产卵工蜂,下一批就会全是由新蜂王产出的整齐规范的受精卵了。养蜂人只要及时把群内较多的雄蜂进行清理即可。第二种现象是:新蜂王开产后,巢内出现蜂王产卵面积不连续,子脾出现花子的现象。这时有些蜂友往往也会判定是蜂王出现问题,进而杀王换王。

但其实引发花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巢内蜂脾不相称,放脾太多;脾质太过陈旧,或者虽是新脾但取出已被杂质污染或者有巢虫危害;巢础制作过程中脱模剂用得过多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蜂王往往会选择性地在不同的巢房孔里产卵。再比如在开产时碰上忽冷忽热的气候,天热时蜂王在边脾产卵,天冷时蜂王又在中间脾产卵。另外,如果群内护脾工蜂数量不足,就会导致部分卵虫死亡,虫尸被工蜂清理后,蜂王又会在这样的空房里重新产卵。

由此可见,如果存在这些原因导致巢脾花子,那就不能直接淘汰这无辜的新产卵蜂王了。在平时的管理中,也要注意避免上述不利因素影响。如:使用优质巢脾、保持蜂脾相称使护脾工蜂足够、保证巢内饲料充足以及注意外界温度变化等。

第三种现象是:初产的新王群经常飞逃,有的在飞逃过后被收回还连续飞逃。出现这种现象,有的蜂友也会选择换王,一般情况下如果能排除其他因素导致蜂王飞逃,那确实是蜂王可能出现了问题,恋巢性低。但也要注意有时如果新蜂王过于优秀、产卵力旺盛,而巢房又在短时间内被产满,养蜂人没有及时扩巢,蜂王急于产卵而又无地可产,那一般就会飞逃另觅新巢,寻求发展。因此,蜂友们在检查蜂群时要注意给优质的新产卵王及时添加优良的空巢脾,以免耽误产卵或引起飞逃。

第四种现象是:养蜂人会发现新产卵蜂王群偶尔会出现一房多卵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并不是新蜂王十分劣质,一是新蜂王在适应产卵过程中,二是可以说明此王健壮高产,而巢内缺少供其产卵的优质空巢房,所以产下一房多卵。当然,一房多卵现象还是无王群失王过久时工蜂产卵的典型特征,要注意区别。

以上就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在养蜂过程中容易引发蜂友在对新产卵蜂王的优劣程度进行辨别时产生误判的现象及解释,欢迎广大蜂友留言交流!